Sunday, July 20, 2014

打著燈籠也找不到的中國歷史五千年

沒有元朝,只有蒙古殖民的一百年。 這篇文章近日在網路上很紅呀。

其實「中國」作為一個歷史的編輯概念,一直沒有一個統一的辨識(indetify)原則。

為達成歷史上的統一體這個編輯目的,它有時候是地理概念(例如三代前的中原),有時候是政治實體統治概念(例如色目人、南人等四類人都涵括在被蒙古政府統治的國家裡)、有時候是文化概念(例如金的漢化女真人與北魏漢化的鮮卑人)。但最鮮明的是:為了找到一個時間上存續不斷的統一體,這些概念在歷史上的恰巧重疊處,(例如中原的實質統治者多數時候是漢民族),可以在稍微沾親帶故時,隨意寬鬆應用。

麻煩就在這個「寬鬆應用」其實毫無章法,但完全有跡可循。不想採取地理概念時就抽換成統治者的國號(例如南宋偏安與中華民國偏安時)、不想採取文化概念時就抽換成被統治者的構成主體(例如正文中的元代)。還不就為了塑造出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龐大國家。

伏爾泰對神聖羅馬帝國的譏嘲是:此物既不神聖(與教會決裂)、亦不羅馬(日耳曼人在羅馬時代完全被歸類為北方蠻族)、也不是個帝國(諸侯國等組織鬆散,缺乏中央集權機制)。「五千年歷史的中華民族國家」大約也能獲得這種等級的評價:兩度完全亡國於北方牧業民族,其中女真人的傳統還在邁入現代化後成為文化表徵(例如北京方言與旗袍);所謂的五族共和也比較接近於土豪鳩占鵲巢(繼承大清的既有疆域)後,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強占民女讓她生個自己的娃,硬是給湊成一家人。

補貼內蒙古自治區以籠絡人心這類手腕兒在有奶是娘的光景還行,奶水乾了之後,恐怕就不是台獨、藏獨、疆獨的問題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