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9, 2005

[解析篇]

我看到這句話,會這樣想:
1.這跟中小企業的發展模式相關吧。(想到台灣)
我很容易想到台灣
說真的,這篇文章很顯然就是針對台灣而出。
2.其實相對基礎可預期的利潤低,故成本負擔大。
3.很難發展出跨國企業,因為基礎不容易厚實。
有這樣的論述,表示我在意一個現象或一個狀況所能 致 成 的後果。
我會想討論這個問題。
我喜歡把事情當問題來看,而數那種會在聽到「國內市場太小」後,會說:
「沒辦法啊,天生小嘛!」
「所以不要在國內創業!」
「蛤?那這樣競爭力不就很差?」
這樣的感嘆句的人。我傾向problem solving (又夾雜了非必要的非中文…)的態度
先瞭解狀況,再審視她是為一個困境或不過是一項特質,
我很愛作質化分析,我承認。
而這個處境有哪些特徵,我會想用比較的方式來瞭解。
不知何時開始,我很重視比較的觀點。
我想這一方面是懼於人謀不臧,想要提高參考資料的完整性。
我會想問以下的問題:
1.相對於國內市場大的處境,「國內市場小」有哪些差異?
先從概念的相對概念著手瞭解定義。
2.國內市場小的國家有哪些發展策略?
想解決方案。
3.上句發展中,有哪些成敗案例值得參考?
一邊檢視這個方案的變因。
4.國內市場小的操作上有哪些因此而來的困境?市場經濟與政府政策的影響各是什麼?
考量高度相關的外緣因素。
5.國內市場大者有哪些優勢?或者劣勢?
瞭解相對概念的質化評估內容。
6.國內市場小者相對於國內市場不小者,有哪些特出之處(具潛力)?
再進一步就相對概念之間的差一點尋求可能的解決方案。
7.在全球市場的脈絡下,國內市場小這個議題是否重要?
一方面把任何問題提到全球規模,
二方面檢視這個議題討論至此是否有意義。

這些是我很直覺的思路記錄,盡量把我第一時間的想法記錄下來。
這麼做的價值我想在於:瞭解自己方法論的基調。
先瞭解自己,再從其他資源去給予自己更多補強跟訓練,我想這樣是好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