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15, 2006

答阿孜言

高三,並不小;但亞洲人,我說東亞人,一般而言還在當孩子。
當孩子跟成人,最大的差別就在於選擇-負責;
做為成人的,有更大的自我選擇空間,但同時要為開放而未知的選擇結果負責,
當然,再從選擇到結果的時序中間,還有努力和修正等次過程。

我們的教育模式其實十分封閉,
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碩士-博士-博士後研究這是一條單一不歧出的線,也是主流,
對我們這些還算會唸書的人而言。
(請不要舉實際的反例作為反駁,因為我說的是多數,而非全部)
我們的社會期待就落在這樣單純的發展路線當中,即使不知所以然;
這條線上的第一個明顯的轉捩點是高中時的類組,是分化的第一步,
第一步為高中-大學的分化做準備,要選系了,這些高中畢業生心裡有譜嗎?
這些只要把有限的幾個智育科目讀熟,得到比別人高的分數就好的高中畢業生,
他們曾經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重大的選擇過嗎?
在這個教育模式下,沒有。

第一步的類組選擇不是一個很具主動性的選擇,因為實況是:
絕大多數人選擇自己科目平均表現較佳的類組。

好吧,在面對資工、外文、廣電、法律、電控、哲學、生科、財金、獸醫、教育、醫技等等琳瑯滿目的選項時,
你來不及瞭解自己就要決定未來了,
如果你在此前未曾瞭解自己的喜好與能力,甚至設定自己的目標,在此選擇達成目標所需要的知識;
如果你未曾主動去瞭解過自己,甚至規劃自己,你勢必經歷過選擇上的茫然無緒。
但是要知道,這番茫然,一方面歸諸于東亞社會的教育,二方面歸諸你自己。
我們的社會會讓人以為:考上好大學就好了,念個好找工作的科系!
你人生前半的努力就結束了。
於是會有大學任你玩四年的說法。
我們的社會如此看待教育:大學基本上是教育的終點,
所以你在考上大學之前,就是要為了考上好大學而努力;
研究所喔,那不是大學的延續嗎?多唸一點,拿高一點的學歷,以後工作會更好找啦!
很可惜,多數人唸完大學才發現不是這樣,不只是這樣;
但是人生不重來,要是能在讀大學前知道就好了!
不對,這應該在中學時就知道,否則在準備進入大學前的選擇仍然是一片茫霧。
我們的中學生常常忘了被告知把這十指可數盡的科目讀熟之外的事情,
包括為何要讀好這些基礎科目,以及考上好大學要幹嘛、
大學與中學的分野是什麼、大學的教育目的與大學生的定位。

(當然還有待人處世、文化訓練、社會責任等,但不在本文討論中)
這些university-student-to-be根本不了解以上問題,
甚至在他們經歷過freshman, sophermore, junior, senior這四年,他們還是不懂,還在渾渾噩噩。他們一直窮於「應付」既然的狀態,絕少認真思考過所以然;
即使思考過,也多半是在抱怨的情況下問道:
「到底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高等微積分啦?算這些是有個屁用喔!」
也許在此,讓我試著回答以上幾個我認為重要的問題:

1.考上好大學要幹嘛?
一般而言,考上好大學是社會期待,認為有好學歷會好找工作。
此一社會期待有其缺失,畢竟學歷只能作為脫離學生身份進入社會的主要參考資料,
但只在身為社會新鮮人時發揮最大的效用,其後效用會急速下降,益發微小;
故我不認為這個目的值得中學生拼死拼活地啃書,他們應該為了其他目的而讀書。
但考上好大學的確有其直接可作為合理目的的實質效益,也就是環境。
我們不得不承認,像妳的學校清華跟台大,我的學校政大,
在這個島上是公認素質比較高的大學,即使我們覺得自己很遜色或甚師生素質也不怎麼高,
但的確有相對較優秀;環境的品質和氛圍對個人的影響不消我說。

2.大學與中學的分野是什麼?
中學是基礎教育,而大學是高等教育。
這也是之所以在中學,我們被灌注那些基礎學科,
而在大學,我們選擇我們要修習的課程,自行發展專業與興趣。
基礎教育是義務性的,而高等教育理當是選擇性的;
既然作為選擇的教育層級,做出繼續受教育的選擇者,理當為此選擇負責。
可惜不是的,如我們所見,中華文化圈的父母傾向於把這些都推成義務性質,至少對他們的子女而言。
我先不追究其後的親憂,但大學生停滯在中學生狀態是事實,
大學生不了解他們應該主動學習並主動安排自己想要以及應該獲得的知識,
他們只是修完畢修,把選修湊滿畢業學分,少數人對於課程稍有規劃;
絕少數人體認到大學是開放的學習空間,而他們有辯論跟質疑的自由,
絕大多數人只是像中學時代一樣,把教科書讀完,讀熟就覺得自己很不錯了,
不要說提問,老師不要問到我最好,
小部分喜愛提問的學生,也常常很可惜地把問題侷限在理解的層次。

3.大學教育的目的與大學生的定位。
大學作為一個university(在此我不包含college這個字眼,因為它沒有大學的字根意義,也只是行政層級而已)
其實它的本意在於通才教育,這也是通識課程存在的原因;
但我們所修習的通識課程,卻也不是通識課程的本意了,此容我暫時旁置。
這是大學教育的原初意義,希臘式地培育人才,在後文藝復興的年代。
讓我們回歸現實吧,一方面因為資訊爆炸,
二方面因為大學普及化並制度化,無法只做為學術興趣的社團組織,
於是大學開始具備職業訓練的功能,而且愈趨分化。
(這類型的大學,在英國甚至被稱為red-brick universities)用比較尖刻的說法,大學教育有高職化的傾向。

至於大學生的定位,我想就把它放在社會脈絡中來說吧。
社會對於大學生的期待是什麼?而大學生能給社會的又是什麼?
一般而言,如前所述,大學生是受高等教育的一群,
故較為知識性與技術性的工作當交予這些知識份子作為社會分工之環節;
還有,既然身為知識份子,作為社會中享有最多知識資源的人,
當具備更清晰的頭腦與更高闊的眼界,帶領輿論走向,甚至成為學政等界的菁英,
這也是學生運動發於大學校園(在台灣尤其是台大校園)的主因,
這些高級知識份子,兼以青春的熱血奔騰,理當作為言論與實踐的先驅。
但很可惜的是,一來耽於安逸,二來缺乏視野的訓練與人文素養,不要說學運,
臺灣的大學生不但缺乏自信,更缺乏社會責任感。
而阿孜妳已經在做研究生,可感到研究生與大學生有何重大的差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