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有篇跟國際觀有關的網路文章非常火熱,轉載無數,也引發熱烈討論。
就我所知,沒人關心的主題,文章寫得再好也不會爆紅,可見國際觀之為物,可以說是這個社會強烈關注的概念。所以我一方面拾人牙慧,二方面想重新探討一下所謂的國際觀怎麼培養。
太多被扭曲的國際觀,或者說,去你的國際觀 這篇文章有幾項備受關注的見解:
一、培養國際觀不用出國
二、不用英文好也可以有國際觀
三、國際觀跟競爭力沒有關係
四、台灣人所謂的國際觀其實帶有偏狹的歧視
五、國際觀也應該包含國際關懷
我基本上同意第四點和第五點、也了解第一點、對第二點背後所反對的現象給予同情,但第三點我可能沒有讀懂。
這篇文章從一個很不錯的現象觀察開始,也就是台灣媒體在「要有國際觀」這個說詞的用法上,不僅偏頗,也很偏狹,而且最終落於一個似是實非的方向上去,也就是學好英語這個國際語言。
可惜的是,這篇文章說完它所批評的現象和舉了很多令人感同身受的例子之後,沒有好好定義他所謂的「國際觀」為何物,也沒有花一樣多的心力給出改善的方法建議。說起來,跟一把野火燒遍華語世界的龍應台很像,她有生花妙筆和敏銳嗅覺,能把那些你也嗅著的問題現象描寫得栩栩如生,令人不禁大感贊同。觸動了心緒,卻缺乏理路,畢竟不足。
之所以從這篇網路文章,而不是名氣大了不只一百倍的龍應台那篇 請問雅典在哪裡? -談台灣的「國際化」危機 著手,一來是因為,一樣在談論媒體濫用的「國際觀」、「國際接軌」這些字面迷人,骨子裡卻全是無用的商品的現象,龍應台只討論了宅男作者提出的一、二,四和五我認為非常重要,龍應台沒有提;二來是因為龍應台的文筆和謀篇雖然好上許多,但她對國際化的需求居然只落在競爭力這種帶威脅性的說服上,格局忒也小了。
定義從未容易。我來試試。因為什麼是「有國際觀」還沒甚麼好的說法,但是「缺乏國際觀」卻是個常見的現象和說詞,就從甚麼是缺乏國際觀來回推。不過一個上流社會的知識份子想深入了解他自己國內其他社群的生活,很難被納入「具備國際觀」的討論範圍,例如加爾各答的人類學家想研究東旁遮普的嫁娶禮俗。因為沒有超出政治上的國界線,跟「國際」沾不上邊。但若東旁遮普獨立成功,這個案例就能成立了吧?
所以我想,這跟具體的國界線關係不大,雖然很多資訊和習慣會因為國界與法規而有差距。宅宅和龍應台的文章各點出了兩個重點,前者提及對世界的好奇與關懷,後者提及國際觀背後是一個資訊和知識的網絡系統,兩者都提到只學個英語是不夠的。在談到國際觀時,若只基於以訛傳訛、刻板形象、商業電影與娛樂戲劇而來的「國外」印象,就算了吧。我的意思是說:如果你只知道荷蘭有很多鬱金香,而且可以合法抽大麻,就不要拿出來說嘴了。你記得一些與某個國家相關的資訊,並不足以支撐你對當地環境、產業、文化、人民的夸夸其談。如果提到義大利和西班牙的青年失業率,你只會說:拉丁人太懶惰不愛工作,經濟才會不見起色,西班牙有長達兩小時的午休就是明證,倘不請你閉嘴,就太對不起那些在傳統夾縫中努力謀生的青年了。
且讓我初步定義:有看見在自己所處的社會以外的社會的能力和興趣,是所謂具有國際觀的基本條件。而且,這樣我就必須承認,英語的確有有幫助。同時,我也得說,有國際觀的確是競爭力的一環。這樣就不會像宅宅的立場那麼偏激到啟人疑竇的地步了:他討論的到底是國際觀還是去做紅十字會的義工?看見自己身處社會以外的興趣,其實是個不太務實的起點,因為無論是阿拉伯之春還是墨西哥灣的漏油事件都離東亞太遠,就算是經濟效益的餘波盪到自己身上,也都細碎了。當然,我們也可以基於像龍應台所威脅的危機意識而對世界局勢充滿認識與了解的興趣,尤其是身邊猛虎般的中國。只是後者的關懷容易偏向強勢的國家,也容易淪於宅宅所批評的偏狹。
至於主動了解自己身處社群以外的社會所需要的能力,語言從來少不了。英語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訊息交換語言,也是網路世界目前超過三分之一的資訊乘載語言。想直接攫取資訊,我還是優先推薦英語。但除了語言能力,選取資訊來源也是重要的一環。除了篩選媒體送到眼前耳內的訊息可信度的判斷能力外,主動搜尋進一步相關資訊和驗證的能力,是重要的進階。例如聽聞媒體報導或網路轉載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的死訊,想進一步了解人物政績,甚至查明他高達 93% 的支持率後,一方面從正面了解社會主義風格的政策如何影響委內瑞拉社會基層生活水平,二方面也看見多年高支持度連任背後對言論的壓迫,這種釐清、分析,甚至進一步探究真相的能力和習慣,甚至由此所厚植的知識深度,怎麼會如宅宅所謂的跟競爭力無關?
如果有興趣開始跳脫當地媒體,可以從 紐約時報中文網 開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