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29, 2013

《阿罩霧風雲》,一篇沒有英雄的史詩。

這是一篇影前新聞報導

很幸運有機會在上映前就獲邀觀影,尤其是這部片的題材早就打動我,正想自己掏腰包去看,就被請了客。

「阿罩霧」做為霧峰舊名的片名沒有吸引到我、後宮甄嬛傳的精工服飾與配件沒有吸引到我、台灣史的題材沒有吸引到我,甚至霧峰林家做為台灣五大家族之首,貫串台灣近代史的影片介紹都沒有打動我的錢包。吸引我的,是:

霧峰林家的故事,國民黨不能說、民進黨不願說、中國說了,卻只往自己臉上貼金

好有趣。這個霧峰林家,一定糾葛著好多利益、扶助了好多、也開罪了好多歷史的書寫主體。想到這裡,我的觀影興趣就和餓鬼肚子裡的饞蟲一樣地被勾起。

看完,先從缺點說起。這戲有許多必要的戰爭場面,但它預算一定很低,低到令人流淚的境界,所以千萬莫要期待導演能像黑澤明一樣,用七名武士和四十個土匪,就拍出影史流芳的戰爭場面,因為他恐怕連四十七個演員都湊不上,也許連一集 Discovery 的戰爭紀錄片預算都不到。

還有,為了要交待前幾代族長的事跡,影片一開始的時間過得非常快,快到觀眾還來不及融入劇情與心理期待,兩代人就過去了。第三代族長的事蹟有時間鋪陳後,也就漸入佳境,可以和劇中人物一起揪心拭淚了。

但這電影絕對會給絕大多數的台灣人很深的震撼,因為它採取了一個我們很陌生的史觀:以家族,而非統治者的立場在更迭興替中載浮載沉。在這個人民開始感受到被政府結構性欺侮的時機,一部完全以被統治者眼光來陳述的歷史,大概落對位置了。

跳脫孔夫子一字喻褒貶的《春秋》傳統後,我們終於可以從忠奸、順叛、主從這些勝者為王的政府與國家民族道德情感中脫身,好好讀一讀歷史中平民為自己和家人做的選擇。歷史不過是生活的累積,用平民的高度看待,才更真實。故事裡還是有背叛。但這次是國家背叛了人民,棄民從心中破碎的認同裡,擰出苦到發澀的時代選擇。

製片李崗是李安的弟弟,他根本不是在拍台灣電影,他是搶著在還沒有人妄加詮釋這段歷史,好讓歷史為自己服務之前,趕著先把歷史用庶民的眼光封存一份。幸好這時代還有這樣的笨蛋願意做這樣的事,挺感激他。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