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電影的人實在太多了,因為電影太容易喜歡上,喜歡得深了就無法自拔。
那些不只是當消遣而又深深愛上的,不是投身影業,就是成為收藏家、評論家,都有很富厚的素養,卻換不到錢,不宜當正業,只好回歸消遣。
但電影產業這麼大的行銷預算,一定有可以讓影評人見縫插針之處。我想到的,就是影前導覽。
近年來行銷常常包含部落客產品推薦,而我還沒有想到什麼產品比電影更適合部落客行銷手法。因為:
1.電影極仗短時間內的口碑,而不用長期經營品牌。只要正確地吸引到第一批影癡,人就帶人買票進戲院了。而網路資訊正是最容易短時間被複製的資訊類型,比買看板經濟。
2.電影是特別重視使用者心得的商品。部落客還算在素人實證的信任圈內,不像電視廣告絕對是花了大錢要你買單的。
3.電影口碑是百分百的體驗行銷,事前了解對觀影感受有很直接的幫助。例如看〖羊男的迷宮〗之前簡單了解西班牙內戰的局勢,可以省去很多釐清電影情節的精力,專心感受電影氛圍。
4.電影的體驗不像食品、日用品,一方面不需氣味、質地等實物,影音文字即可滿足,二方面文章寫手不用負安全責任,三方面對效果提出證據並不必要。
5.相較於其他購買前習慣研究比較的商品如家電、電子產品,觀影前需要的商品資訊絕不是愈全面、愈充分愈好,而是搔到癢處。單篇文章就能完成這任務,讀者不傾向到處搜集資訊、貨比三家。
好吧,要來了,占市場之初、開影前導覽之先河,搞個專門寫影前導覽的網站吧!想想執行實在也不少,主要還是業內關係要搞好:
a) 當然也可以從自己花錢看每個首映場開始。但寫出點名堂後,關鍵的一步就是讓自己可以領市場之先看到電影。這中間的關節要打通代理商、戲院,還是乾脆想辦法成為電影分級制度下的電影檢察員,就各憑本事。
b) 但這回可不是寫影評,不能把導演的後設、隱喻、開放式結局的隱藏線索都寫出來。寫出自己所知的所有內容、所有線索挺簡單,但選擇寫什麼出來能勾起讀者對電影的興趣,是一般影評人要另外練的功夫。
建議是著墨少在所有一般觀影者都會注意的1) 演員 2) 情節,以及電影網站本身會寫的 3) 故事背景設定與情節懸疑。畢竟部落格的聲光特效無論如何比不上官方網站。主題最好設定得有助於提升觀影體驗,例如涉及史實或神話的電影就簡介一般人不熟悉的背景,以便少花力氣在看懂、多花精神來享受。如果看〖魔戒〗之前,稍微了解故事跟華格納的〖尼伯龍根指環〗都與冰島的 Völsunga 傳說同源,帶女伴看爽片也能風光一下,這網站就值得特地來逛了!
其他以影癡、影評人的學養和洞悉力來給一般觀眾的導覽,例如這篇 黃金比例的強迫症!鬼才導演魏斯安德森的「置中構圖」
用非常簡單的標題和素材,就讓人忍不住想要去看看〖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齣戲裡,到底有多少異常完美而且美術超強的構圖。重點是,分鏡或構圖這種面向,是一般觀影者不會別注意,但一經提醒就能享受的觀影趣味。
但如果是在看〖大開眼戒〗前就寫出對幾項重要隱喻的剖析,觀影者恐怕就會邊看邊急於找出中產階級的焦慮象徵,連聽到令人神經緊繃的配樂都聳不起背後的汗毛了吧。還是談配樂吧。就像提醒觀眾〖莎翁情史〗的服裝考據如何講究,以至於讓觀眾看飾品細節看到忘了女主角的嘴角和眼尾的笑意,還不如抽一首劇中情詩來賞析,讓觀影者可以與讀信者一起癡笑。
c) 基於實用考量,這個網站若能有一些實用分類就會非常有特色。例如依照適合同行的人物分類:曖昧對象、純朋友、親戚的小孩、父母、獨賞;或者依照情緒需求標籤:想看見一點希望、千萬不要用腦、黑暗其實最真實、嚇破膽、浪漫甜蜜蜜、腎上腺素飆高。
d) 評比型網站想做長久,最後還是靠個公正性。影評人通常是比美妝達人更需要一點風骨的,因為讀者就這樣期待。所以不能像網路正妹一樣,廠商有給錢就說那商品真是目前用過數一數二推薦的;就算比網路正妹更會取自拍角度也不行。
比較好的做法是,無論片商有無給錢的片都寫,而且每個檔期都儘量寫好幾部,當成建資料庫一樣在寫。因為完整而可信的資料庫才有逛的價值。只是片商有給錢的話,就精心設計吊人胃口、令人掏錢上戲院的內容,評價也不要太差。根據做廣告的經驗,即使是爛到令人垂淚的電影,也有能讓人想進戲院的寫法。像〖刺陵〗這部知名的爛片,也用非常異軍突起的影評打動過我的心:「這部電影的情節,把男女主角的戲份都拿掉也沒有影響。」我還曾經為了〖天機・富春山居圖〗的影評,強迫自己目不轉睛地看完了這部在影史上應該要有個特殊地位的奇片。
什麼電影都掀得出看它的動機,怎麼突破而已。
祝各位影評人大發利市。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